50岁的南非妇女达克原本没固定收入,生活非常艰难。如今,她每天穿着带有达能公司标志的服装,在大街小巷推销达能乳酸奶,每月收入折合人民币2800元左右。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世界众多著名公司都悄然把商业触角拓展到了一个新领域——拥有40亿人口的穷人市场,这是全球大公司过去几十年来忽视的一个领域。伴随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与发展,拥有40亿人口的穷人市场,市场潜力与价值不可估量,这也是众多食品、电信、银行与医药等著名大公司正加紧培育的市场。
世界60%的人每天薪水可能不足2美元,对很多大公司来说,贫困人口曾经是缺乏购买力的一个群体。但印度裔美籍经济学家、畅销书《金字塔底层的财富》的作者普哈拉最近在巴西发表演讲时表示:“我们不得不抛弃穷人是累赘的看法。问题在于,人们一直没有完全理解这块蛋糕的大小。”
这位密歇根大学的商业咨询战略专家表示,穷人的购买力一直被认为是区区几美元的事情,但这块市场的制作成本同样低廉。在普哈拉看来,全球大公司开拓穷人市场的举动,属于“双赢战略”。随着产品向低收入消费群拓展,低收入者可买到低成本、高质量与高科技的产品;而商家推出的实用性产品一旦得到穷人的认可,其销售将形成规模效益,进而获得长期的丰厚利润。
日用品巨头的尝试
在印度,对穷人市场的培养与开拓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英荷合资的联合利华公司在印度创办了斯坦利华公司,开发了一种对穷人阶层的、只需少量用水的去污剂。为此,印度斯坦利华公司还整合了偏僻区域的销售,创建名为“Shakti”的销售网络,该网络雇用3.1万妇女直接销售肥皂、洗发水、去污剂以及其他日用品。这种“上门推销”或“户对户”的销售模式,已经让公司业务拓展到了10万个村落。作为成功的销售模式,联合利华已将该模式拓展到了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与莫桑比克。
在巴西,瑞士的雀巢食品公司已于今年创办新厂,生产小包装袋的奶粉、饼干与咖啡,其销售方式也采取“上门推销”与小商店销售相结合;在南非,法国达能食品公司与当地公司合作,开创了销售小杯装的、富含维生素的酸乳制品,售价仅为1兰特(折合人民币大约1.4元左右),已经在各镇区组建了女性为主的销售网络。
向银行电信行业拓展
开拓穷人市场的商业领域,也正在从食品扩展到银行、电信与医药等领域。
在印度,著名的“眼科医疗系统”医院采用分工和大范围的营销策略,把世界领先技术的白内障手术价格控制在50~300美元之间,极大地满足了贫困人口的需要,做同类手术在美国要花2500美元。如今,该医院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每年实施20万例手术。
在墨西哥,亿万富豪普里戈创建的班卡·阿兹特卡银行,专门为墨西哥没有正常工作的贫民提供贷款服务,这些贫民因为缺乏所谓的信用记录,传统银行不可能借钱给他们。在巴西,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商卡萨斯·巴赫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300个简易连锁店,年利润高达2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