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牌后再闯第二关 网点审批再考直销企业
发布时间:2007-09-27 11:33:13 文字选择:
面临着国家对直销行业的高门槛限制,未来直销行业只是少数企业才玩得起的“游戏”。这已经成为业内达成的共识。
牌照到手而带来的欣喜随即烟消云散,直销企业很快意识到,更为严峻的城乡攻坚战还在后头。 “就如同花费1年时间开拓出一条路,在获得牌照之后,你再原路走一遍。”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叹息说。这家跨国直销企业在获牌9个月之后,还在等待商务部对服务网点核查备案的最终审批。 素质参差不齐的直销企业必须为之前直销在中国所带来的“混乱”埋单。现行的繁琐程序,以及获得准入需要付出的高成本,如同申请直销牌照之外的第二道门槛,再次过滤入围企业。 服务网点核查备案 欧瑞莲瑞典总部首席运营官叶仕鹏对《第一财经日报》介绍:目前欧瑞莲在江苏省已经基本获得核查通过,资料已上报商务部。其中,南京、无锡、苏州以及昆山都还在网点备案的报备过程中。针对广州和四川市场欧瑞莲也已经提出申请。 年初,该公司曾计划5年之后在全国建立营销体系。但是当时,谁也没考虑到要在中国进行合法直销还要经过诸多考验。 “一开始也申请了很多地方,但是只批复了江苏省区域。”叶仕鹏说。而获牌之后的服务网点备案,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高于许多直销公司的预期。在获得直销许可的牌照之后,完成服务网点的核查备案,直销企业才能合法进行直销经营活动。 现在看来,如新在去年8月曾放言要在“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申请在目前有店铺的102个城市从事直销活动”。现在看来,这多少有些唐吉·诃德的意味。而当时大多数的直销企业都认为,获牌之后,再拓展经营区域,就要容易多了。 事实并非如此。现在商务部网站上公布的“已获得直销经营许可并完成服务网点核查备案的企业列表”中,康宝莱从获牌到服务网点核查备案用了3个月零9天;欧瑞莲则用了9个月15天;其他一些直销获牌企业,也大都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核查备案。至今,在获牌的20余家企业中,只有15家完成了服务网点的核查备案。 去年12月1日获得直销牌照的安利(中国),在今年5月28日完成了服务网点核查备案,今年7月份正式开始在中国“新直销”。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所有的获牌企业都进入了最后服务网点核查备案递交商务部审批的攻坚阶段。另一家跨国大型直销企业,在与安利同期获牌之后,刚刚获得商务部最终的批复。 高成本核查成第二道坎 “为了给最终开具的核查备案的专函加一句话,我跑了不下10趟外经贸委。”在获得牌照之后,一家直销企业负责政府公关事务的人士依然不得轻松。 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确认、核查及直销企业分支机构变更等有关问题的答复》相关规定:“获得直销经营许可的企业,应自批准文件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按其上报的服务网点方案完成服务网点的设立,并向出具服务网点方案认可函的商务主管部门申请核查。核查结果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后,直销企业方可从事直销经营活动。” 同样繁琐的审核工作,部分大型直销企业已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了。 之前,为了获取直销牌照,一家大型直销企业最多时候派出上千人的工作阵容,同时到2700个县级行政单位“下农村”,作申报牌照的“基层”工作。所做工作包括:寻找合适的地方设立服务网点,同时在一些县、城镇寻找当地主管部门。与最初申请直销牌照相比,核查备案工作依然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省、每个市的外经贸委都需要在最终审核完成后,开具一份完整的核查备案专函。但是,此文的格式也各有不同,这就导致“核查函”在从市到省、再汇总到全国这一过程变得尤为漫长。 一家直销企业往往需要获取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的服务网点核查备案。每个省市,都需要展开类似的工作。而从每个城市汇总到省,再从省汇总到商务部。这项工作花费不菲。 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介绍说:在中国,一家大型直销企业要遍布全国,需要在2700个县级行政单位均覆盖服务网点。这些网点往往在申请牌照之前就要通过官方许可。问题是,在获得牌照之后,这一庞大的服务网点体系还要必须逐个经过当地商务机关的重新审核。获牌前后的很多审批工作很类似且部分重合。 “有公司为了尽快完成核查备案,甚至不惜代价。”业内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2005年底,《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两《条例》的“严管”口径加之高门槛的准入标准,将大部分企业挡在了直销门槛之外,即便是进入门槛的大量外资企业也没有幸免,申牌审核、经营区域限制以及网点核查备案等一系列限制条件,让企业正式进入直销市场显得一再放慢。 面临着国家对直销行业的高门槛限制,未来直销行业只是少数企业才玩得起的“游戏”。这已经成为业内达成的共识。 “所以有些企业似乎已经在‘消极怠工’。”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从目前服务网点的建设情况便可获悉,一些之前已经获得了直销牌照的企业,至今还没有开始设立服务网点。 “如果照此下去,他们可能会面临放弃之后经营资质的风险。”该人士称
|
|
美容美发化妆品论坛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帮助 | 化妆品商城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0571-85567735 请与我们联系 © 1998-2010 中国美容美发网 版权所有 广告经营许可证:330602F029 浙ICP证:030028 旗下网站:中国美容美发网 | | 加盟招商城 | 美容院 | | |
|